古河镇人大紧紧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三资”安全增效的目标,将监督推动“三资”问题整改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包保责任村部,深入整改一线,通过实地核查、精准把脉、合力攻坚,着力破解“三资”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整改难点,全力守护集体“家底”,确保集体经济收益颗粒归仓,展现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力量和为民守业的担当。
一、代表包村细摸排,难点堵点精准识别。为彻底摸清“三资”整改底数,古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村情的优势,建立人大代表“包村联改”责任制。代表定点联系包保行政村,全程参与、跟踪督导该村的“三资”整改工作。代表们“身入”村组,“心至”现场,采取“四查四看”(查台账看基础、查现场看现状、查问题看症结、查进度看成效)方式开展“地毯式”摸排,精准识别出各包保村存在的“硬骨头”,梳理形成详实的《包保村“三资”整改难点问题清单》,为靶向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二、代表现场开良方,合力攻坚求实。针对排查出的权属争议、问题合同、闲置低效资产等“疑难杂症”,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代表化身“督导员”和“智囊团”,深入问题现场,会同镇“三资办”、司法所、自规所等职能部门及村“两委”共同“会诊”,精准施策。代表们召集相关方现场勘验调解确权,化解复杂权属纠纷;协调司法力量提供专业意见,依法修订或处理显失公平合同;积极牵线搭桥,结合市场需求探讨闲置资产盘活方案;深入剖析成因,督促指导各村健全管理制度和民主决策程序,规范合同管理流程,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筑牢“三资”管理篱笆。
三、代表督导盯进度,阶段攻坚护收益。为确保整改清仓见底、取得实效,古河镇人大创新建立“挂图作战、阶段攻坚”机制。在难点清单基础上细化形成《“三资”整改攻坚任务分解表》,明确每个问题的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具体措施和时限。镇人大积极参与“三资”整改推进会,聚焦下剩问题逐一分析研判,听取进展汇报,协调解决新困难,制定下一阶段攻坚任务。始终将“保障集体经济收益不流失、实现保值增值”作为核心目标,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规范合同、追缴欠款、提效资源等具体措施,努力变“沉睡资源”为“活资本”,切实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人大代表“包村督导、精准把脉、现场破题、阶段攻坚”的闭环工作法,古河镇人大将监督触角延伸到“三资”整改的最前沿和最难处,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顽瘴痼疾,有力维护了集体和村民的切身利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三资”动能,谱写了人大监督护航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实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