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全椒县人民代表大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资料 > 人代会

关于全椒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25 09:15:38 浏览:959 次
【字体大小:

2015年3月 2 1 日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 财政局局长 姜志山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财税部门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 为 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积极作为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收入组织力度,不断强化支出管理,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努力筹措调度资金,保障各项重点支出, 促进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进一步提升 财政管理水平, 圆满 地完成了年度财政预算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70585 万元, 占预算100.3%,同比 增长 13.5 %。其中:上划中央收入 45114 万元, 占预算84.2%,同比 增长 10.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25471 万元, 占预算110.9%,同比 增长 14.7 %。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49992 万元, 占年初预算 140.2% ,同比 增长 4.2 % 。

        3、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财政总收入25545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 总 支出252088万元,收支相抵,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滚存结余3362万元,其中:净结余38万元。具体情况见附表 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 88018 万元, 占预算84.8% , 同比 下降36.9 %,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81863 万元, 占预算81.8%。

        2、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 97646 万元, 占预算 93.4% , 同比下降 34.6 %,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支出 83880 万元 ,占预算84% 。

        3、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总收入 102164 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 97077 万元,收支相抵,全县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 5087 万元。 具体情况见附表 2 。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4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 66129 万元,其中主要项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7652 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9743 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8086 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68 57 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 58559 万元,其中主要项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7488 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8669 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4719 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5621 万元。

        2014年,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 91543 万元。

        (四)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4年财政运行平稳有序,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预算意识进一步增强 。 第二、厉行节约 、 严肃财经纪律深入人心 ,“三公”经费 及会议费 支出 2202.66 万元,较上年下降 25.3 4 %。第三、积极 的 财政政策得到较好体现。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挥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 积极 筹措资金,支持地方实体 经济发展 。第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扩面进展顺利,小微企业税负 下降政策 得到落实 。

       1、 财政收支平稳有序。2014年 财政收 支 稳定增长, 其中: 教育、卫生、农林水、 社会保障 等民生支出 147491万 元,占支出总量的 59 %,较上年 增长6.26% 。 收入方面,一是突出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县财政积极同征收部门协调配合,依据各自职能, 依法依规 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将财政收入 目标落实 到各部门 和相关责任单位,加强日常管理,形成长效征收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重点税源监控督导。抓好重点企业和主体税种及零散税源的征收和管理。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税源变化情况,做好重点税源监控,采取切实可行的征管措施, 严防“跑、冒、滴、漏” 。同时加大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突出收入形势分析研究。实行收入调度报告制度,及时将组织收入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支出方面,紧紧围绕县政府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总体要求,认真测算 全年 财政支出任务,并及时分解落实到 各 部门 。 加快 年初 预算 下达, 认真指导和督促各预算单位及早敲定资金分配方案,细化年初预算 , 切实做到预算下达、财政支付的有效衔接,加快提升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预算的执行率。

        2、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园区 平台 建设。2014年,全县财政共拨付资金 29740 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园区投资环境,其中: 拨付 十谭产业园 4996 万元、 拨付 城北新城 20520 万元、 拨付 开发区 4224 万元。二是 落实 积极 财政政策,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014年 对27 家 土地利用效率高的 企业 , 采取 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补助, 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效益, 补助 资金 433万元。落实海螺水泥、新奥燃气等企业奖励政策资金6 67 万元。三是充实企业融资担保注册资本金,为 小微 企业融资创造条件。2014年我县 新增担保 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其中省补助1000万元,县级配套1000万元 ,增强和放大了担保公司帮助企业融资 的 能力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14年在棚户区改造、种粮大户项目、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水利建设、农业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申报项目15个,上级资金到位2.1亿元 ,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加大争取中央公共投资的力度。 获 取到县儒学苑安置房 政策性 贷款 额度 3.35亿元。

        3、 公共财政惠民能力 彰显。坚持以 民生 为本,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 集聚 财力向农村倾斜、向民生保障覆盖、向社会事业延伸。全年教育、科技、文 化 传媒、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 13类 民生支出达 2 2.3亿 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8 9.3 %, 较上年 增长 10.5 %。关注“三农”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投入 1162 万元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修复等项目建设;投入 2754 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投入 310 万元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生产补贴 11560 万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1481 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关注民生民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投入再就业资金 1796 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扶贫和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投入资金 3022 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积极支持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保工作;发放 6446 万元 资金 保障 全县 24600 多 名城乡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投入资金 15161 万元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关注社会事业,保障科教文卫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资金 3071 万元落实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投入资金 640 万元支持义务教育 维修工程,投入85万元用于 农村幼儿园维修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入资金 90 万元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建设 ,投入资金18万元用于 广播电视“村村通” ,投入11 8 万元用于 村级文化建设等项目。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资金 370 万元 用于村卫生室建设;投入295元支持基层药品零差率销售 ;投入资金 11118 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城乡统筹医疗卫生体系。

        4 、深化财政改革 ,激发活力 。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 2014年全县 共有 57个单位预算信息(包括“三公”经费)进行了公开, 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注重提高 财政存量资金 绩效 。通过有效地调度财政间隙资金,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及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 , 先后修订完善了《全椒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椒县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 2014年 ,全县公务接待费用 392 万元,较上年下降 46.56 %;全县公务用车费用 1611 万元,较上年下降 10.63 % ;因公出国(境)费用 13 万元,较上年下降 15.09 %。;全县会议费用 186 万元,较上年下降 53.7 % ; 同时 , 对财政供养人员实施动态监管,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制定了《全椒县民生工程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 , 优先选择了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运作、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艺演出等民生工程项目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同时规范农村公路养护政府购买服务。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 , 落实监管措施,实行债务审批制度, 促进政府性债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政府采购 通过公开平台进行 , 2014 年 已 有 158个单位纳入 政府采购 平台一体化管理。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截止 到 12月底,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业、邮政业及电信业已全部纳入试点 扩面 范围,全县共涉及“营改增”试点企业 412 户,其中一般纳税人 58 户,营改增税收 收入 1085 万元,较上年增长 83 %。 巩固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成果, 2014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支出 2966 万元,比2013年决算数增长 38.7 %。

        5 、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对不符合 上级 规定的专户一律予以撤销,加强专户资金核算,在保证资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采取协 议 存款、定期存款等方式,实现财政 社保 专户资金的保值增值。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进一步规范财政授权支付现金管理 , 积极推进公务卡改革,不断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强化预算执行,推进支出效绩考评。按照“花钱必有效,用钱必问责”的原则,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提高国有 资产管理 水平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严肃财经纪律, 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 重点检查 了 40个单位,增强了预算单位执行财经纪律 的 意识。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运行 在新常态下 面临较多困难,财政持续 快速增长难度 加大。二是财政收入结构有待 进一步 优化。三是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四是 预算管理力度、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水平 仍需 进一步提高 ,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我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思路是: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 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经济 社会发展大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改革,着力扶持 实体 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 有保有压,厉行节约,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重点领域投入绩效, 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上述思路,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需要,按照新 修订 的 《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15年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 190000 万元,较2014年预算数增长 11.8 %。其中:中央级收入 60470 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 34 %;地方级收入 129530 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 3.2 %。主要项目安排是:

        税收收入 159400 万元,较2014年预算增长 9.7 %。其中主要征收项目:增值税 42600 万元,营业税 40000 万元,所得税 34850 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8300 万元,其他税收收入完成 33650 万元。

        非税收入 30600 万元,较2014年预算增长 24.1 % ,主要是按照财政部规定,将1 0 项政府性基金收入转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加收入预算3050万元。 其中:专项收入 6820 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000 万元,罚没收入 2000 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7680 万元,其他收入 100 万元。 。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 2 0 548 5 万元,其中:上年结余 4612 万元,地方级收入 12953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7134 3 万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 20548 5 万元。

        支出分科目情况:一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 20184 万元,国防支出 278 万元,公共安全支出 10301 万元,教育支出 32162 万元,科学技术支出 21 85 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3296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6630 万元,医疗卫生支出 29018 万元,节能环保支出 3028 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9975 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 29753 万元,交通运输支出 6056 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2247 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 234 万元, 金融支出61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 1923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6948 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 10 06 万元,预备费 6000 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4200 万元。 具体情况减附表 3 。

        (二) 政府性 基金收支预算

        全县 政府性 基金预算收入为 783 00 万元,比上年 减少 9718 万元, 其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 5063 万元。

        政府性 基金预算支出为 79200 万元。 较上年 减少 18446 万元。 其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减少 7080 万元。 具体情况见附表 4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按照要求,试编201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万元,主要是政府出资 担保公司 分红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万元,主要用于 国有企业发展及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5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 67778 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4718 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0002 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9694 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9570 万元 ,其他社会保险收入3794万元 。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 66336 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9478 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9255 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6408 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8906 万元 ,其他社会保险支出2289万元 。

        (五)其他情况

       2015年, 根据 全县 各预算单位申报在建工程 和应建工程量初步概算 及当年投入,应 纳入预算资金 476828 万元,其中上年转入2015年预算 安排 80013万元, 依据“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要求,2015年财政 预算安排 284685 万元 (不含暂未明确的上级转移支付) , 其中:共公财政预算安排20548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79200万元, 其余部分 需根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和工程进展情况 予以项目调整 和分年度支付 。

        三、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 贯彻落实 全面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要求 ,将重点做好 五 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预算管理 制度 改革 ,增强预算约束力 。 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预算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与 公共财政预算 统筹使用 的机制。研究 开展 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试 编财政三年滚动规划,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较为 全面 地 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情况。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将涉及“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支出纳入评价范围,探索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 进一步扩大预算信息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将政府预决算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将各部门(涉密单位除外)预决算按 功能分类和 经济分类公开。

        (二) 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 执行全面深化 财税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 理 清公共财政和市场的边界,激发市场活力。抓住 全面深化 财税体制改革转型期的改革红利“窗口期”,做实基数,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拓展空间。优化 支出 结构, 努力 争取更多上级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三农”、环保、美好乡村建设方面,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为此,通过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安排现代农业建设专项2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5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1000万元,美好乡村及农村社区改造专项2000万元,绿色发展专项20000万元。

        ( 三 )坚持民生优先, 全民共享 改革成果 。 确保重点民生工程实施 。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 原则 , 落实好 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援助、困难群众救助、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等民生工程 措施; 完善民生工程项目建后管护 机制 ,加强绩效评估,实现民生工程提质增效。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 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推动各项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 继续 加大对 基层医疗卫生体制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的财政支持力度 ; 积极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促进城乡文体一体化发展 ;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继续开展现代农业综合 治理 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坚持依法组织收入。 一是依法加强征收。加强国税、地税等征收部门联系 协调 ,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密切关注“营改增”、消费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重大税制改革,分析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可用财力的影响,研究谋划我县应对思路和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注重收入质量。培育更多优质税源主体,夯实财源税源基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进一步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四是严控行政成本。严肃财经纪律,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制度;完善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和“三公”经费等方面制度,明确支出标准和操作规范;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 控 超预算、无预算支出。

        ( 五 )加强 政 府 性 债务 管理 。 建立政府性债务管控 机制, 实行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 管理 , 依规举借 , 努力实现 政府性债务规模只减不增。规范融资行为,控制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坚决 防 止违规担保举借债务。严格投向管理,债务资金 主要用于资本、资产性投入和借新还旧,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 。完善偿债机制,落实偿债责任。

        各位代表!改革释放红利,创新引领发展。做好 2015 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扎实工作,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