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乡村的灵动血脉;清,是生态的永恒底色。为擦亮乡村生态名片,二郎口镇人大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效为标尺、以宣传为纽带,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书写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答卷。
聚焦问题排查,立行立改见实效。二郎口镇人大紧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线,组织人大代表联动14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黑臭水体排查。代表们化身“水质侦探”,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对河沟、水渠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摸排。针对排查出的赤镇村盘山渠上游段水体污染问题,人大代表积极协调资源,推动开展100米长度的专项整改工程。通过三面硬化沟渠、彻底清淤底泥、精准截污生活污水等一系列举措,昔日淤泥堆积、污水横流的沟渠焕然一新,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聚焦治理成效,监管督查保长效。“整治不是终点,长效才是关键”,二郎口镇人大全力推动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建立“动态管理+回头看”机制,组织代表对镇区已整改的7条黑臭水体开展定期回访。每一次回访,代表们都仔细观察水体是否存在返黑返臭现象,认真查看水体周边环境是否整洁,严格排查有无污水直排问题,并随机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对治理成效的满意度。通过量化水质指标监测、常态化巡查管护,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让清澈水质成为乡村的“常驻风景”。
聚焦宣传引导,环保意识入人心。二郎口镇人大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将宣传引导作为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推动建立健全属地责任落实机制,明确村(社区)在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中的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另一方面,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代表们通过入户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黑臭水体的危害以及环保生活知识,引导村民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杜绝在沟塘周围乱堆乱放、直排污水等行为。在代表们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来,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形成了全民守护水生态的良好氛围。
从“问题攻坚”到“长效守护”,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二郎口镇人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初心,为绘就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人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